“我們已經于昨日在香港創業板成功配股2億港元,這對於曙光公司發展資訊産業有極大幫助。”中科院電腦所長、原曙光資訊産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傑博士,在電話的另一頭告訴記者,煞是高興。
在深科技以2.15億元公民幣悉數收購曙光資訊悉数權益後,曙光看到了更多的“曙光”,6月13日,深科技更是成功以曙光項目配股,在資本市場上立竿見影。
假如我们没有淡忘,本年2月國內各巨细報章曾報道過“曙光3000”超級電腦伺服器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的一則新聞。研製出這一“曙光”的正是上述的“曙光資訊”,其總部和註冊地均在深圳,但大部分人馬(約200多人)在北京,于1995年由中科院計算所和深圳市政府旗下的國有資産办理公司等一起投資建立,一向重视於發展資訊産業的高科技項目,尤以伺服器技術見長,是國內仅有自有品牌的能同時生産全系列、不同級別的伺服器廠商。
上一年,曙光引起了同是深圳市國有資産办理公司下屬的深科技的留意。這個深科技在香港創業板上市,與深市的深科技無關聯。該公司自1999年買得香港創業板的一個殼資源,其後並無太多業務。據該公司業績公佈顯示,1999年的營業額為1.07億港元,但到2000年降到了2714萬港元,跌落75%。主虧損額也達到了8180萬港元,較上年上升了2.4倍,經營業務虧損達1.8億港元,同比上升1.4倍。應該説不光業務少并且業績糟糕。
所以,他們盯上了曙光。上一年9月,他們通過配售新股籌得2億港元,並正式宣佈欲收購曙光。本年3月8日,悉数收購作业完畢。至此,一位曙光舊部稱,名義是深科技收購曙光,實際上是曙光資訊成功借殼上市。
此次深科技支付的2.15億公民幣是以發行新股及可轉換債券援助。6月13日發行新股後,原有股東仍擁有權益,只不過換成了深科技的股票罢了。況且比较於曾经曙光的股權,現在股票是能够換手的。這對於曙光的股東來説應是皆大歡喜,而深科技也獲得了一項不錯的主營業務。公告稱:“今後集團會積極物色優質高科技投資項目,而以曙光全系列伺服器為本集團中心業務。”
配股前,深科技已成功引進了兩億元公民幣的戰略投資,這樣,深科技通過一系列動作,將一個虧損的上市公司打造成了一個擁有近10億元資産的、有高科技項意图公司,而曙光則是這個公司裏的公司。
6月上旬,曙光公司在海南博鰲召開了董事會,會上通過了申請撤銷曙光資訊公司工商登記和全體董事會成員的決議。這樣,曙光資訊將不復存在,原曙光的董事會成員變成深科技的董事。深科技的董事長仍為深圳市國資辦主任李黑虎,總裁也為龔漢斌,此前龔身兼兩職:同為深科技和曙光的總裁。很理解,曙光公司差不多是深科技盤裏仅有的大菜。
這樣,曙光便由一個本来股金只要7500萬元公民幣(其间2000萬元為無形資産)的公司變身為擁資約10億的公司,仅仅不再叫曙光,改叫深科技罢了。
有音讯稱,今後,深科技將建立曙光國際公司,曙光國際下設北京曙光和深圳曙光,直控三地三家子公司。而由原曙光承擔的一些諸如對南非等國的援外項目,將建立一個獨立深科技之外的新“曙光”來接盤。從而使曙光鍍成金身。
能够預見的是,今後香港創業板上將出現一個分量級的公司,從其此段時間的資本動作來看,深科技必定成為創業板上一支不行忽視的力气。另一方面,由於優厚的員工實力和領先的技術優勢,國內的IT産業將出現一個令人刮意图曙光————在此前深圳的IT圈裏,幾乎沒幾個人知道曙光是做什麼的。
據一名原曙光骨幹介紹,缺少資金一向是曙光難以做大的軟肋。誰都清楚這次機會對曙光意味著什麼。
曙光幾乎一向是一個善於發現乃至創造機會,但恐怕未能牢牢捉住機會尾巴的公司。有人笑稱“只能説機會的尾巴比曙光更奸刁”。
1993年中科院研製出了“曙光一號”,1994年的《政府作业報告》表揚了這個高級平行電腦挨近國際水準。1995年,曙光資訊産業公司在深圳建立。其间,中科院計算所以技術作2000萬無形資産入股,當時科委的下屬公司招商公司出資500萬,深圳市政府通過深圳市國有資産办理公司出資2000萬,廣州白雲山出資2000萬元,科委通過桑夏集團出資1000萬元,總共7500萬元。
公司建立之初由李國傑擔任董事長和總裁。此時聯想也開始打造PC。风趣的是,柳傳志和李國傑均在一個宅院裏辦公司。而柳走的是“貿工技”,李要走的是“技工貿”。
公司的舊部回憶往事,稱讚“李是一個在戰略方向上很有遠見的人物。”他們在1995年就做了康柏PC的署理,當年做成了4000多萬元公民幣的銷售額,成為了當時公司的主營收入,但第二年,負責署理PC業務的骨幹離職,接手人是一名博士身世的市場新手,此後的PC署理遂不了了之。之後,李進軍系統整合,但這個同樣英明的決策最終也沒有做起來。再後,曙光又介入軟體,並且是網路軟體,軍隊的網路安全軟體,但最終都沒有成大氣候。
應該説,李的幾次有關業務计划的決策在當時不光有先見之明,并且很有市場。有人總結,之所以皆未成氣候,是由於曙光一向缺少既懂技術又能駕駛市場的能手來幫助李。
此後,李開始動資本的腦筋,欲通過資本的引进來整合經營办理,並解決資金。1997年,李與華為公司接觸,據説李很欣賞華為的任正非。華為一度打了2000萬元進來,但最後由於原股東的反對又撤了回去。
1999年,李國傑任計算所所長,辭去曙光總裁職務,由深圳方面委任龔漢斌頂替。從此,曙光在資本運作方面更大膽了。期間白雲山所佔的曙光股份出讓給了重慶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投資集團及北京高國科技公司。
上一年,關於怎么重組曙光公司,深圳市有關部門專門下了紅頭文件。當年9月份,深圳市國有資産办理公司通過下屬的深圳科技開展了並購作业。
本年3月,公司完结變身。經過配發新股及引進戰略投資,原持36%股權的北京曙光在深科技內的股份變成7%;而由於深圳國際是原來深科技的大股東,加上深國際原來在曙光的股份總共達到20%,成為榜首大股東。
近来來,深科技一向忙於整合理順法人办理結構,關於公司上層的調整正在醞釀之中。
這是一個資本選秀和各種利益力气綜合效果的過程。其间李國傑等人的去向將決定著今後一段時間內公司的走勢。
但大方向不會變:“融資後,公司將以伺服器為中心業務,並包含網路設備、寬頻和系統整合等資訊業務。”李國傑坦認今後公司仍會以IT為主。他還泄漏,今後公司會兼併一些有相關業務的企業,在深、京兩地建設曙光大廈。
伺服器的远景怎么呢?據李國傑介紹,在美國,每100億元PC機就會配備50~60億元的伺服器,是1:0.5~0.6,而中國現在的份额是1:0.2,整個中國已經有500~600億元的PC,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在美國,伺服器的數量是衡量一個当地資訊化程度的指標。”
比较于那些把Intel處理器簡單組裝而來的伺服器和直接OEM的“白牌伺服器”,李國傑信任基於平行處理的曙光伺服器更有優勢,它把多個伺服器通過一個系統軟體整组成一個大的伺服器或叫機群,具有隨時增減伺服器的擴展性,並且好用,易於办理,每年停機時間不超過5分鐘。
而现在,國內的伺服器市場依然被惠普、康柏們佔據了大部分份額,據曙光公司一位部門經理介紹“上一年曙光只要約幾千萬元的營業額”,但利潤很高。由於伺服器對技術要求很高,因而不少IT公司也可望不行及。
從上一年開始,曙光公司發生了經營上的變化。他們不光推出了2萬元的伺服器,并且從多年的直銷形式改成分銷。有證據标明,曙光公司1997~1999年的利潤分別為350萬元、500多萬元和700多萬元。“2000年我們的利潤達到了1700萬元,”李國傑欢喜地説。據李泄漏,本年的利潤原計劃為4000萬元,不過現在可能要加碼了。
對於這種變化,李國傑認為是“技工貿”順理成章地走過來的。“我們與聯想不同,他們先打廣告,搞分銷,然後再技術升級;我們先創品牌,發展高技術高端産品,获得技術優勢,然後再往下走”,這是不同産品有不同的战略,不行能走“貿工技”。
回忆曙光,李國傑認為過去一向缺資金,並且“對市場有一個學習的過程。”而现在,通過資本之手,應該能够解決這兩個問題。至少,比起曾经,深科技抓到了機會的尾巴。
無論“技工貿”乃是技字當頭,還是伺服器市場的競爭需求,都要求深科技在技術上具有與外國巨頭們抗衡的力气。一位從矽谷回來的博士懷疑曙光的技術力气。曙光在技術上準備好了嗎?
有一種观点,認為中國的企業由於技術落差,只能走“貿工技”。深科技现在資本在手,又找到了一些市場感覺,它能把“技工貿”唱出不同的滋味嗎?
1995年,曙光資訊産業公司在深圳建立,中科院以技術作2000萬元入股,深圳市國有資産办理公司出資2000萬元,總資本7500萬元,李國傑任董事長兼總裁。
1999年,李國傑辭去曙光總裁職務,深圳市國有資産办理公司委任龔漢斌接任。
2000年,深圳市政府下文重組曙光。9月,深圳市國有資産办理通過下屬深科技(香港創業板上市公司)宣佈收購曙光。
2001年6月,曙光董事會通過申請撤銷曙光資訊産業公司工商登記和全體董事會成員的決議。曙光變身深科技。